埕誌08.五月號.巷弄(一)

5/10/2015 Unknown 0 Comments


┌封面故事┐

巷弄裡的美好時光

散步在熱鬧的街道上,一轉身,便鑽進靜謐的小巷裡
指尖輕拂過老舊的紅色磚牆,早期生活的光景都在這裡被留了下來
耳邊傳來的鏗鏘鍋鏟聲,飄來一陣炒菜香,彷彿下一秒就能看見媽媽探頭喊著:回家吃飯囉!




┌埕裡大事┐

巷弄生活:台灣居住環境中最值得仔細閱讀的空間詩學

文︱逢甲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劉為光  圖︱吳俊緯

  所有的歷史性環境再生都是由具有歷史與美學價值的文化資產談起,也就是古蹟、歷史建築、老街老屋、傳統文化與技藝等,而這些元素只要透過活化與整合,都有機會被轉換成一個地方的觀光資源。然而支持著這些文化資產的背後,其實常隱含了許多有趣的生活文化,卻往往沒有被揭露。在台灣,許多老街旁的巷弄生活環境就扮演了這樣的角色。

  「巷弄生活」既然談的是生活,就不能僅由傳統的史論來解釋空間的發展背景與環境的歷史意義,更重要的是生活經驗與記憶。如二十世紀初著名文學家班雅明在其「拱廊街計畫」中探討巴黎的生活文化敘事一般,他描述了巴黎生活的時尚、沉悶、周而復始、居家、痕跡、遊逛、賭博等面貌。著眼於底層社會文化的生活文學,顛覆了傳統史學對文化的論述方式。這些日常生活的空間詩學,強調的是由生活經驗的敘事符號所譜成的空間藝術,並藉以形塑一個強烈的地方特色與氛圍。而許多文化研究學者也都告訴我們這些日常生活敘事是無法被預測的。換句話說,生活文化經驗只能透過觀察、回憶來論述,而其中所發生的有趣故事往往不是空間規劃者能預期的。如此,「巷弄生活」如哲學家傅柯的「異托邦」一般,做為一個略為神祕的公共領域,提供了各種以居住為主體的社會生活可能性,並引導了地方感營造的烏托邦想像。

  生活經驗與回憶的論述,可以由我個人說起。我小時候生活於台南舊城的巷弄間,靠近民生綠園一帶。小學每天放學回家我不喜歡走大馬路,因為那樣太快回到家了一點都不好玩。穿梭在蜿蜒曲折的巷弄間,偷看別人家客廳在幹甚麼,穿過別人家的後院,和同學一起在巷子裡捉迷藏、跑步嬉鬧,然後吵鬧或撞倒別人腳踏車被巷子裡的阿嬤飆罵都是常有的事。巷弄的尺度加上別人家的院子就是小朋友的遊戲場,也是老人家聊天和休閒發呆的地方,到底哪裡是公共空間哪裡是私密空間都搞不清楚了。因為有這麼有趣的生活空間,太晚回家被媽媽懲罰也是常有的事。



 
     新化老街是我成長過程中另一個重要的生活場域。我的外公林永達醫師在中正路老街上開了一間小診所。一直到我上大學以前,每個週末跟媽媽一起回新化完全是例行公事。那時候還沒有周休二日,所以禮拜六中午上完半天課,媽媽就會開車到學校載我跟弟弟直接前往新化,住一晚禮拜天下午再回台南。禮拜天早上我常常跟外婆一起到教會上主日學,外婆都會帶我由診所直接過馬路走進對面的小巷,穿過巷子可以到護安街再轉出來中山路往新化教會。也許外婆覺得帶小朋友走巷子可以避開交通的喧擾,而且較沒有日曬,所以選擇了這樣的路徑。巷子裡都是寧靜的住家,沒有商店,和老街上完全是不同的世界。但由於巷道的尺度使居住者的生活空間容易被窺視,所以我也喜歡偷偷透過窗縫偷看別人家在看甚麼電視、看甚麼書、聊甚麼話題。不過外婆都不讓我自己在巷弄間亂跑,所以我覺得新化的巷子很嚴肅。倒是診所南側在米店旁的「學仔巷」有一些不一樣的故事。這條巷子其實可以連通到外公家的後門。如果從診所中正路的大門進去,穿過看診空間會先進到一個小中庭,再穿過第二進居住空間抵達後院會看到院落底部有兩間小廂房,進入其中一間廂房打開後門就直接是學仔巷。小時候聽爸爸說他當年追媽媽的時候,因為外公並不贊同他們的往來,他曾經從學仔巷爬牆偷偷進到屋內。現在想起來才明白原來學仔巷和我的出生有這麼大的關係。近幾年診所結束營業後中正路店面租人,我們家人如果有機會回新化外公家都是走學仔巷從後門進去,所以學仔巷反而給我一種連通外公家的祕密通道的感覺。



 
     能回憶述說的巷弄故事其實還很多,像新化觀音亭的巷子、中山路現在康是美對面可以通往外曾祖父梁道故居的巷弄間都充滿了我小時候的足跡。然而生活經驗的敘事寫作不會停止,因此故事不會僅只於回憶。空間詩學是透過生活文化永無止盡的創作,這些巷弄生活構成了台灣許多歷史區域中最根本的文化基礎,因此老街再生發展應該要與這些生活敘事能有更緊密的結合,強調居住生活環境的故事性,以突顯在地人文特色。甚至可以透過社區營造的新議題來創造故事、營造地方感。








┌埕裡的人們┐

小鎮臉譜巷弄間

文︱胡詠婷  圖︱吳俊緯

  如果說大馬路是一個人的臉,巷弄就是她的眼、耳、鼻、喉、眉,承載了小鎮城市中的酸甜苦辣。來到新化,如果不在巷弄間跑跳穿梭,可能就與俯拾皆是的小鎮故事擦身而過。穿梭在房子之間,看到的歷史與生活的軌跡,不僅是老房、老店、老技藝和老人家道不盡的從前,抑是吃喝談天、讀書曬衣、談戀愛抱小孩的日常生活中,唱不完的每一天。






  

【巷弄跑跳】

露天廚房與社區客廳


        七十歲排行老大的呂阿公,有著特別的名字「文化」,住在鬧中取靜的建國街轉角。從紅磚矮牆外經過,常可聽見一群人於院子談天說笑的熱鬧,亦可從滿園綠意的小庭院旁,窺見老老少少吃鹹粿、吹涼風的閒適。門前掛著老式菸酒雜貨店的圓形鐵招牌,本以為阿公家如此熱鬧是因以前開雜貨店,大夥習慣來此添購順便話家常,殊不知是阿公阿嬤友善好客,家門外的小庭院除了是自家廚房,更是左鄰右舍的「露天客廳兼食品加工區」,隨著時令,厝邊一起包粽、炊粿、醃漬破布子、竹筍、榨甘蔗汁……不論春秋,總有可以邊做邊聊生活的題材。至於那個菸酒招牌,阿公得意地笑著說:「那是我以前蓋房子撿回來的啦!現在那個還很多人要買呢!」原來,阿公十三歲即隨父親開始蓋房子,「做就對了,習慣就好」是阿公頻頻給我─這個他所謂的年輕一輩新新人類─的叮囑。雖然兒時家門旁的大榕樹,早已在其當兵時被砍掉,跟著巷子一起變老的阿公,觀念卻不老,每天除了收看國際、財經新聞,關心國家大事外,也用樂齡樂群的日常生活,告訴我「人要有量,有量才有風」(閩俚語)的道理。

 

【巷弄跑跳】

阿嬤與妹妹的實體臉書


     奇奇服飾的手繪老招牌,掛在大同街尾端,當年的「流行少女服飾」已成今日婆婆媽媽的新衣。不仔細看還不會發現,這不僅是一家服飾店,還兼社區美容中心!化妝品販售、紋眉、臉部按摩spa甚至新娘化妝,多功能的老服飾店一次滿足,真令我驚奇萬分。當了四十年美容師的老闆娘笑說,以前大同街叫做「番薯市仔」,從新市、永康和其他地區來的人,都會在此買地瓜,整條街因為市集絡繹不絕,好不熱鬧。雖非在新化出生,親切的老闆夫婦依舊大方地說:「我們的青春都送給這條街了!」曾經一天平均工作14小時的老闆夫婦,雖感慨大同街今非昔比,仍舊以服務人群的心過每一天,陪著昔日的「少女」一同步入禮堂、生子抱孫。婆婆介紹媳婦,媳婦帶上女兒,三十多年後,老闆夫婦仍忠實地讓人有個優雅、漂亮的「阿嬤」。店外不時停車走進來的熟客,有些不盡然前來買衣做臉,只是打聲招呼,更新近況,好像老式的實體版Facebook,在這小空間裡,人們帶著故事,看著自身和他人的生活臉譜,五味雜陳,卻也就這樣,一起走過了青春。

 


 

【巷弄跑跳】

古厝記憶與技藝傳承


     仁愛街旁的許厝,是新化地區十四個大戶人家之一,據地方耆老所言,許家舊址乃現新化演藝廳附近,以編織傳統草鞋起家。日治時期,日人因建校徵收土地,許家於是搬遷至現址。沿仁愛街底端一紅磚小路進去,古老的大方形紅磚乃清朝時期沿用下來,讓人一轉入巷弄彷彿時空回朔,好似於幾秒鐘內走進歷史,妙不可言。屋簷下乘涼的老奶奶,原來二十一歲即從清水里嫁來許家,回想起六十多年前,百人齊聚一堂、挑井水燒飯、洗澡的情景,自是說不完的趣味。特別的是,正廳埕前一面高聳的牆上,插著刀劍造型的鐵圍欄裝飾,與周遭矮紅牆成強烈對比,看上去氣勢十足,讓老厝滿是霸氣雄風。許厝的後代許先生,熱心解釋到:「這個牆叫做『照壁』,為了不讓正廳直接對著對面房子的尖屋頂才做的,用來避煞。上面那個尖尖的刀劍裝飾,是因為我們家是武館,武館才有的!」許先生驕傲地從一旁秀出其傳家寶─宋江陣專用的細長木棍,並親自示範,邊比劃邊跟我說:「許家後代子子孫孫都要在這練宋江陣,你看,這裡凹下去一塊,就是太多人在這裡練,把埕都跳凹陷了!」果真,埕前凹凸不平的痕跡見證了以武傳家的許家,捍衛村民安全的汗水與辛勞。也許某天傍晚在巷弄漫步時,你也會在許厝埕前,嗅到宋江傳承的況味。


【一起來巷弄尋寶】

5/31以前,找到本期月刊中出現的許厝劍牆、學仔巷、林家古厝三者之一,拍照上傳至個人塗鴉牆,寫下「一起來巷弄尋寶」並設為公開,再私訊到協會粉絲頁,即可參加抽獎!將抽出三位幸運民眾可獲得大目降文創商品! →新化社區營造協會粉絲專頁







┌在地生活觀察┐

老厝新生命

文、圖︱吳書儀

  在新化工作、生活的我們,時常在巷弄內穿梭著,不同的時間點,有不同的人文景觀。好客的阿公帶著從菜園採回來的農作與鄰居分享,坐在門外乘涼的阿嬤親切的問我們要去哪?其實我們沒有目的地,隨著蜿蜒的巷弄,展開未知的旅程。巷弄內有許多低矮平房因持分複雜,拆得四分五裂,也因長期無人居住而破損、倒塌,屋內堆滿了雜物、垃圾,甚至有小動物的屍體曝曬著,散發出惡臭。遠觀老厝的磚瓦、春聯、雕花,試圖想像著當年她散發出來的貴氣,如今,她卻像個被遺棄的長者,任由垃圾、雜草及樹根吞噬。





        正當感嘆著老厝光輝散去時,遇到了退休的曾校長,校長興奮地告訴我們:「在不遠處,有間林家古厝,雖然有些損毀,也沒人居住了,但是很值得一看!」好奇心驅使著我們往校長指引的方向尋寶去,沿著竹林街走,往汽車美容店旁的小路一探,果然令我們大吃一驚!雖然是無人居住的老厝,但經由清水社區發展協會與朝陽科技大學共同規劃後,變身為社區小公園,在老厝外也設立了可供居民休憩的座椅與涼亭,破損的老厝裡遺留下的生活記憶做了簡單的介紹,雖然老厝目前仍無法居住,戶外空間仍可供居民聚集休憩,也可讓長輩們藉此空間告訴後代子孫過往的生活樣貌!此處更獲得2013年台南築角計畫──古宅新藝獎。

 
     若是老厝的主人們願意將空屋整理乾淨或是開放使用權,透過政府部門提供的計畫補助,讓地方組織、對社區營造有興趣的團體或志工們發揮創意,讓老厝能重生。儘管無法恢復當時的風華,但能讓老厝注入些活力,不再只是巷弄內的髒亂點,而是一個能夠承載記憶、述說過去生活的地方。





┌埕裡五四三┐

巷弄裡的風景

文︱ 盧素卿  圖︱新化社區營造協會

     我很喜歡騎著腳踏車在新化街上隨處繞繞,尤其最愛鑽進小巷弄內,巷弄裡的景象常讓我不自覺的停下來,有時是一幢老屋,有時是一株不知名的植物,甚至是牆角的小花,都會讓我駐足下來。還有最喜歡的是看到三三兩兩的老人家,在屋前的小凳子上閒話家常,看著他們總會不自覺的嘴角上揚,總覺得畫面好溫馨,但這時我就不會停下來,怕他們覺得我怪怪的,因為我發現只要經過他們一定會將目光定在我身上,從發現到經過都不放過,怪不好意思的。

  這些年來發現我們新化有些改變了,巷弄裡多了些綠化的小空間,也有些人家跟上潮流在外牆上多了些色彩,讓我騎車的速度又更慢了,心情更溫暖了,更貼切這裡真是個慢活的社區。









      





┌埕裡新鮮事┐

優雅轉身,遇見了巴洛克

文︱新化社區營造協會  圖︱新化社區營造協會

  常常有遊客問到:「新化還有什麼可以看的啊?」遇到這個問題時,想滔滔不絕地說著巷弄裡的趣味故事與在地豐富的歷史人文,但又很難指引遊客如何走訪這些文化景點。因此新化社區營造協會將在5/30(六)舉辦「優雅轉身,遇見了巴洛克」的藝文活動,內容包含:文化走讀、百工市集、生活講座。希望透過活動的舉辦,讓民眾認識蘊藏在老街區的過往風華與人文涵養,認識不一樣的新化。

  活動當天將舉辦兩場「文化走讀」,由在地導覽員帶領民眾從武德殿出發,走訪日式宿舍群、年初剛掛牌的梁道故居、公會堂、街役場等富含日式文化與歷史人文的場景,邊走邊聽故事、品嚐在地特色點心,走訪過往的足跡。

  而「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百工匠師那不疾不徐的步調、那一雙炙熱的眼眸,是傳承文化記憶的使者、是台灣起家的奠基。活動當日邀集了工藝家在武德殿旁擺設百工市集,傳遞生活中細緻美感與職人精神。除此之外,武德殿室內場館將舉辦生活講座,並邀請「拾樂文化」執行長邱翊與新化社區營造協會總幹事許明揚,進行交流與對談,透過老街區的歷史興衰及保存議題討論,讓新化老街區的活化與再現,能有更深入的探討。歡迎對老街區相關議題有興趣的民眾一同參加。

  「文化走讀」需事先報名,報名費用包含保險、導覽手冊、餐點費,相關活動資訊請洽新化社區營造粉絲頁,活動訊息會陸續曝光喔!









      






刊物索取地點:
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臺南市立圖書館總館、永康就業中心、新化區公所、新化區圖書館、新化區各里辦公室、新化演藝廳、楊逵文學紀念館、新化武德殿、郡九街庄觀光標章聯盟店家、慕ㄇㄨˋ紅豆、能盛興工廠、Rainbow Is Coming•彩虹來了

下期主題預告:【巷弄II】截稿日期5月25日

歡迎居民踴躍投稿分享關於穿梭巷弄間的回憶,字數約500字,附圖為佳。
傳送到新化社區營造協會信箱:sinhua_ca@yahoo.com.tw。如獲刊登,將贈送精美小品。

歡迎在地店家、創業家、社區產業工作者可與本刊編輯群聯繫,讓本刊協助您寫自己的故事,將您的經營理念與特色產品於本刊中曝光。有意願者,請於每月20日前聯繫,以便安排採訪與撰稿。來電請洽:新化社區營造協會 06-5903409吳小姐

有意願加入協會志工行列的朋友們,請電洽 : 06-5903409 胡小姐或寫信至本會信箱 : sinhua_ca@yahoo.com.tw將有專人為您服務。歡迎一起加入志工行列 !


0 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