埕誌09.六月號.巷弄(二)

6/10/2015 Unknown 0 Comments



┌封面故事┐

小巷人情,城鎮願景

藏身巷弄的小店家,收服了老老少少的嘴巴,
交換了超過半個世紀的,不只是商品,更是人情。

就這樣,
小巷串起了大家,跟著時間融合變化,
亦成了大目降城鎮發展紋理中的重要篇章。




┌埕裡大事┐

巷弄中存在的力量─正興一條街

文、圖︱彩虹來了  高耀威



 
     2010年我們從板橋遷居台南,落腳正興街,開了間「彩虹來了」品牌概念店。那時鄰近的營業店家有「泰成水果店」、「リンゴ素食料理」、「佳佳西市場旅店」,海安路另一端有台灣設計師品牌「農麗」早我們半年入住,仍在細細琢磨開店事宜,「豐發黑輪」則僅以冷凍宅配作為營業基礎,尚未以店舖型態迎客。
  晚上叫便當時,經常得再三說明店的位址:「與民生路及中正路平行的中央,大菜市附近」;來訪朋友若搭計程車,也得依此與司機詳細報路,但常常還是找不到,就連對台南人來說,正興街當時,依舊是陌生的所在。
  開店前,左鄰右舍的阿嬤對我們很好奇:「賣衫的?!這攏某郎,會倒啦!」,隔壁做草莓、鳳梨、柿子批發的草莓阿嬤總是這樣直言;磚雕大師王郭挺芳經常叼著菸在門口張望,偶爾給我們行走江湖的真實建言;斜對面獨居的90歲阿嬤,除了與我們一起搭伙共食,也交關成為我們年紀最長的客人,還促使泰成老闆穿我們的衣服顧店,當作我們XL號的活招牌,就這樣自然的融入社區,從人與人的交陪開始。
  隨後加入的「IORI Tea House」老闆是謝宅小五,而我們是謝宅的第一個客人,當時就已經認識;「正興咖啡館」的店長惠如,在我們剛開店時串門子而相熟;「小滿食堂」則是鱻魚店的第二代與「花蓮米厝」合作的新舊傳承館子,我們經歷了他們開店前的百轉千迴;而西市場的當家裁縫阿芬姐,除了幫我們修改部分客人微調的需求,還介紹當時從日本留學回來的女兒小宥,作為彩虹來了的第一個員工,為我們創造了許多手作的商品。
  正興街隨著這些隱而微的人情串聯、口耳相傳、部落客加持,再加上網路臉書興起的推波,慢慢引起旅人的注意,此時「リンゴ素食料理」為了追求料理的專注及主導性而引退,接手的是掀起全台霜淇淋風潮的「蜷尾家散步甜食」;就在正興街得到市場注目的同時,我們亦藉著內在角度來詮釋街區理念,聯合八間前期入駐街區的店家,發表「正興一條街」概念作品,成為主流媒體之外的另一股自體集結論述,讓核心專注正興街的族群,有個主觀脈絡可以依循。(此系列作品於同年得到Shopping Design「Best 100年度最佳設計」的殊榮。)

「小屋唱遊正興街」活動盛況

  在這期間,街區自主意識慢慢凝結,「下町洋房」、「Jojilian」、「可儷可麗」、「拾參」、「N23度工夫茶」、「正興樂器」陸續加入,先是分工合作舉辦「耶誕興革命」耶誕活動,透過臉書串聯分享創下平日3000人造訪街區的紀錄;而後與「風和日麗唱片行」合作,邀請他們的歌手來街上唱歌,活動叫「小屋唱遊正興街」,幾位歌手輪番於大樹下、陽台上、街路邊、廣場裡唱歌,沒有經費補助的情況下,以住宿、飲食、享樂作為資源交換,街上店家也齊力幫忙宣傳,一起以唱片公司的活動專屬松鼠形象及logo來佈置街道,同時把這過程點滴一一分享於網路上,或許是這股常民的脫俗土力,引起很大的迴響,創下單日造訪近萬人的空前紀錄。
  這股集結的力量,除了平時勤於走跳串門子之外,討論的效力也得歸功於店家組成的「正興幫」私密社團,在顧店無法外出的時候,就在社團內溝通,尤其是理念及價值觀的反覆溝通,才能於一次又一次的拋頭顱灑熱血後,不因市場肯定而失去自我。最後來提社區營造的秘密武器「正興街遊」,2013年原本蜷尾家與泰成相約出遊,後來一個拉一個演變成將近40人的遊覽車旅行,店家們把店休時間盡量兜攏在每週二、三,每三四個月結夥一起出去玩,兩年多來正興足跡遍及苗栗、台東、梅峰、墾丁、北海岸,透過兩天一夜五餐共食的旅行,拉近彼此距離加深除了工作往來的關係,而辦活動就穿插在這些旅行之間,因而得以有很強的凝聚力,完成許多有趣也困難的集體任務。


「正興街遊」去台東  

  去年籌辦的「大好青空─台南巷弄尋物市集」,除了街區基底也引導旅人擴大移動範圍,以自身經驗分享給旅人鑽巷子的樂趣,探詢巷子內新開的「Fire手創鞄革工藝 」、「未艾公寓」、「正18空間」、「沃木&好皮工作室」,並延伸至街角空地舉辦市集,觸發閒置空間自然活化的倡議;並納入社會教育的義務,宣導垃圾不落地,車輛勿亂停……等標語;同時也對內強調「經費透明化」的原則,錢清楚了,人才不會模糊,心才不會渙散;每一次的活動籌辦對我們也都是一次街頭教育,彼此學習及進化,關係也就日益緊密。(此活動於同年得到Shopping Design「Best 100年度最佳展演活動」的殊榮。)
     細數這些歷程,最關鍵的還是人,一間店一個人,一條街一群人,所有的觸發及累積,都是從打開鄰居的門,順口一句「 你好(裡厚)」開始。








┌埕裡的人們┐

巷仔內ㄟ綿綿情意

文︱吳書儀  圖︱吳俊緯


  
  近年來,到台南的觀光人數不斷增加,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許多被報導出來的店家,或是在地人常造訪的店家,幾乎都聚集在巷弄裡,而非現在的大街上。在上一期的巷弄踏訪中,在大同街經營服飾店的劉先生提到:早期大同街也被稱為「番薯市仔」,雖然現在已經沒有人在這裡做番薯交易,但在大同街上有頗具規模的醫院、銀樓、東成醬油的舊址也在大同街與學仔巷交會的巷弄附近,可惜現在已經看不到往日交易的榮景,但還可以從一些舊址,緬懷過去的風華榮景。

流傳下來的不只是古早味,還有人情味


        上午,最熱鬧的交易集散地莫過於「新化菜市場(在地人俗稱早市)」,除了販售蔬果、肉品、日常用品的攤販外,有些更是從日治時期流傳至今的「三十六攤」呢!透過熱心的攤商指引,找到了菜市場管理員何先生,今年六十五歲的他,在市場工作二十餘年,看著市場人來人往、生意起起伏伏,特別有感觸,何先生提到當時日本人將市場區域劃分做得很仔細,賣菜、肉、小吃的攤商都有各自的區塊,但可惜因市場大火後,原有的攤商也隨之四散。
  在這炎炎夏日裡,許多人會想到早市裡的「金水冷飲部」與「金龍飲食店」。這兩間店十分特別,名稱看似販售不同的商品,走到攤位一看,卻賣著相似的商品,而且兩攤就在隔壁。其實他們有親戚關係,更特別的是:販售的產品會隨著節氣而變的季節商品,到了傳統節日,還會推出拜拜時所需的食品,例如:清明節時會販售春捲與潤餅皮;端午節除了有肉粽與菜粽外,還特別製作鹼粽(甜粽),這些可都是節日限定版喔!從小就在金龍飲食攤協助販售,現年已六十多歲的阿姨說:「小時候生意非常好,攤子前常常擠滿了人,隨著時代變遷,有些職業婦女下班後改到黃昏市場買菜,只有在假日時,生意才會好一點。」因已習慣早市的作息與買賣習慣,和左右鄰居又是多年的好友,所以沒打算離開現在的攤位。希望能藉著辦活動的機會多宣傳菜市場的特色,除了逛老街、看古蹟,還可以走進傳統市場逛逛、認識這些古早味的點心。








 

新舊交融的特色店家


        離開了菜市場,轉進中正路三六九巷,走在昔日人來人往的『蓮霧腳』,新化社區營造協會理事長王榮森提到:「以前有許多賣膏藥、農具、生活用品的攤販聚集,還會透過表演拳頭功夫吸引買氣,相當熱鬧!」可惜現在只剩下一塊空地,少了賣膏藥的吆喝聲,剩下零星的店家營業著。左右兩旁的店家,看得出來有些年紀,甚至傳了好幾代。有傳統的鞋店、中藥行、小吃店......,正當沉浸在老店家的氛圍、試圖想像著過去喧鬧的場景時,突然有間外觀新穎的個人美髮工作室出現在眼前,好奇心驅使我們走進店內詢問。看不出來已經四十多歲的許小姐笑著說:「因為家人看我很悠閒,剛好有親戚的房子空著,就來開店囉!」雖然在隱密的巷弄內開店,但也因為周圍都是傳統老店,一間新式的美髮工作室出現在此,反而有一種形象鮮明的魅力,給巷弄注入一股新的活力,吸引客人上門。開了近兩年,客源也蠻穩定的!聊到新化的消費習慣,老闆娘回想了一下,提到:「新化步調比較緩慢,而且店裡採預約制,有時候沒有客人就會早點打烊休息。剛開始做美髮業的時候,發現有些居民還是覺得外地的店家比較好,反而會往市區消費,但近年來在地的業者品質提升了,居民的消費習慣也隨著改變,甚至還有從永康、台南過來的客人呢!」


  
  或許台南人對老店總是有特別的情懷,不只是店家傳承多年,連客人也會跟著傳承!每當有新店家開幕時,多數人都是先採取「觀望」的態度,除非有特別的開幕活動,不然一開始做都很辛苦。在新化民治路上,住宅居多,最近開了一個小小的咖啡攤,而且位在一家傳統茶行門外,顯得有些突兀。店長宗翰今年才大三,在桃園出生長大的他,因為念書的關係來到了台南,和一群喜愛咖啡的朋友們組成了社團,除了共同研究咖啡之外,也到永康進行教學,因此認識了茶行的老闆,進而到新化做起了小生意。剛開始,必定經過了一段辛苦的推廣期,宗翰採取主動出擊的方式,跟附近鄰居打招呼、端上咖啡試喝,就連旁邊的黑輪攤老闆也會推薦客人過來喝杯咖啡,給年輕人加油打氣。宗翰靦腆地笑著說,還有客人跟他反應:「10點才開門太晚了啦!這樣我要去上班都來不及買,只能喝便利商店的咖啡。」除了上班族之外,還有社區裡的叔叔阿姨也會上門消費,讓初次創業的他備感溫暖。



  
  隨著時代的變遷,市場也隨著興衰變化。在巷弄裡,雖然能見度不比在大馬路旁明顯,不一定有大批的觀光人潮湧入,單靠著自己的力量,想要撐起一家店的營運,著實辛苦。如果有一群人,能夠在各自的領域內努力,但又能共同合作、彼此推薦客人上門,而凝聚了人情,不僅形塑了在地感性魅力,也勢必能讓做生意這件事情輕鬆一點。隱藏在巷弄裡的人情味,口耳相傳的推薦、協助,是這些店家最珍貴的資產與前進的力量。並且透過合作,朝著目標前進,相輔相成,形成一股在地的新力量,共同為彼此創造生存的立基。






┌在地生活觀察┐

淺談大目降之巷弄歷史環境活化與生活文化願景

文︱逢甲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劉為光  圖︱新化社區營造協會


「過去的新化老街」照片由劉榮義先生提供

        都市的老舊區域透過更新與再生重新賦予活力與價值,是都市發展過程中常常必須面對的課題。然而在都市再生思考中,除了由文化資產的角度探討歷史性環境的再生價值外,更重要的是如何適當地維護以在地日常生活為主體所產生的「地方感」。地方感所強調的是一種存在於特定生活文化涵構中,經由生活習慣與文化經驗所產生的場所自明性。而台灣都市老舊區域的再生思考,除了藉由傳統都市保存的觀念來維護文化景觀以外,如何突顯其中的日常生活文化與地方感也應該逐漸受到重視。在這樣的思維下,歷史性環境的維護就不會僅依賴文化資產法的管理,而是一種整合性的文化永續區域環境規劃課題;閒置空間再利用也許就不會僅是做為展示、餐飲等商業型文創發展使用,而有更多的機會可以使之結合社會活動、回饋社區生活需求、反映在地生活文化特性。
  在近年新化大目降歷史區域整體商業環境變遷的調查中,發現新化老街餐飲業的店家數量逐年增加。餐飲業的崛起也說明了觀光商業導向的老街發展是台灣歷史性環境活化再生近年來不斷追求的發展方向。然而根據其它發展較早的老街發展經驗,例如淡水老街、九份老街,發現過度的觀光商業發展最終似乎只會引來更多外來的餐飲業者進駐,多數在地居民沒有因此得到實質的經濟回饋,卻換來更差的居住生活品質。而新化老街近20年來多了許多餐飲業進駐,根據訪談也發現老街其它傳統店家的生意並沒有因此改善。
  當我們持續關注老街上熱絡的商業活動時,其實走進老街兩旁的巷道中,會立刻進到一個安靜且歷史氛圍強烈的住宅環境,其中偶爾會看見一些有百年以上歷史的木造老屋。這些老房子每一棟都有自己的故事,巷弄間的每個小空地也有自己的故事與生活者的記憶。這些環境、生活經驗、文化記憶使這個地方產生了強烈的地方感。比起老街的整排巴洛克式街屋立面管理,這些生活經驗對於地方感的營造更是顯得重要。回過頭來看,觀光導向的商業發展似乎沒有辦法提升老街的生活品質,也沒有改善地方經濟。因此新化老街的再生發展似乎可以朝向一個以宜居城鎮為目標的地方感營造來經營。也就是說商業發展內容建議與在地生活文化經驗能有某種程度的關聯,並適當地維護既有的生活環境氛圍。
  在都市再生的反省與思考中,需不斷反覆探討如何在更新與再生的過程中同時維護具有重要意義與價值的文化經驗與記憶,使地方文化得以永續傳承。歷史性環境的活化似乎並非得要透過啟動大量商業活動的經營;相對而言,如何取得其中住商關係的張力平衡,可以同時保有都市生活的便利性與傳統生活的寧靜、悠閒,將成為一個地方感營造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





 本文摘自:劉為光(2015)〈異托邦與都市再生:台灣都市老舊區域的生活文化與地方感營造〉,《城市話:都市計畫與空間資訊研討會》,台中







刊物索取地點:
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臺南市立圖書館總館、永康就業中心、新化區公所、新化區圖書館、新化區各里辦公室、新化演藝廳、楊逵文學紀念館、新化武德殿、郡九街庄觀光標章聯盟店家、慕ㄇㄨˋ紅豆、能盛興工廠、Rainbow Is Coming•彩虹來了、誠品書店(台南安平店、文化中心店)

下期主題預告:【農家】截稿日期6月24日

歡迎居民踴躍投稿分享農家生活體驗,字數約500字,附圖為佳。
傳送到新化社區營造協會信箱:sinhua_ca@yahoo.com.tw。如獲刊登,將贈送精美小品。

歡迎在地店家、創業家、社區產業工作者可與本刊編輯群聯繫,讓本刊協助您寫自己的故事,將您的經營理念與特色產品於本刊中曝光。有意願者,請於每月20日前聯繫,以便安排採訪與撰稿。來電請洽:新化社區營造協會 06-5903409吳小姐

有意願加入協會志工行列的朋友們,請電洽 : 06-5903409 胡小姐或寫信至本會信箱 : sinhua_ca@yahoo.com.tw將有專人為您服務。歡迎一起加入志工行列 !


0 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