埕誌12.九月號.記憶II

9/09/2015 Unknown 0 Comments

┌封面故事┐

天空的回憶

那動盪不安的時代,戰機在空中盤旋,無情的投下炸藥,
地面上無力的人民只能迎向防空洞的幽暗,等待平靜.......
如今,
走在筆直的道路,欣賞著藍天白雲與路旁的綠地,
偶爾有幾架客機飛過;偶爾有幾隻飛鳥經過,
能平靜安穩的生活,是最大的幸福。




┌埕裡大事┐

番薯情 情難忘

文︱新化文史工作室負責人 鍾騰  插畫︱吳俊緯、吳書儀



  「吃白飯,配滷蛋,有夠好命!」這句話在現代人聽起來,真是莫名其妙,想吃碗白米飯,配個滷蛋,有什麼困難?不過,您可知道,這件事在七十年前的臺灣,可是困難事一樁,那是有錢人才有的「享受」呢!


蕃薯簽粥 長年早餐

  打從我懂事開始,時間是在70年前,每天早上,父親總叫我拿個碗,放著三毛錢,到附近的「豆油軒」(醬菜舖),去買早餐的佐菜,那是鹹豆腐乳、酸菜、辣薑……種類真多,它們的共同特點是「鹹」,鹹得要死,長輩們說鹹才好下飯。那時的早餐,幾乎全是「蕃薯簽粥」侍候,長年如此。

  臺灣光復初年,經濟差到極點,每當我們幾個小鬼面對蕃薯擺眼前時,都有厭煩臉色,長輩就會說:「我們有三餐吃就不錯了,有的人一天才吃兩餐而已呢!」情況確是如此。

蕃薯飯盒 變味也吃

  唸國小時,我最怕帶便當,因為蕃薯簽飯實在不宜做便當,又沒什麼菜可帶。那時,我很討厭鄰座的同學,怎麼他的便當老是有臭酸味?後來我才知道,他們的家離學校三公里遠。每天早上,莊稼人五時不到就起床,做了「蕃薯簽便當」給小孩子帶,他們趕著到田裡工作去。小朋友要走一小時的路,到學校唸書。到了中午,那些冷飯自然就變味了。哪有現在的小朋友好命,對學校的營養午餐嫌這嫌那,他們愛吃的是漢堡和炸雞,或是買愛吃的零食,兩者前後相比,實在相差太遠了!

蕃薯煮湯 農人恩物

  臺灣有句俗話說:「時到時當,沒米煮蕃薯筐湯」。按蕃薯在早年的臺灣,被窮人稱為「腹肚藥」,意思是說只要有蕃薯在,就不怕會餓死。蕃薯雖然身價低,卻是臺灣先民活命的主食。
  每當農忙時,中午都吃蕃薯切成塊狀的「蕃薯筐湯」,頂多加點糖,倒很清爽可口,不過,吃多了容易放屁。因此,我唸小學時,課堂裡經常聞到屁聲與屁味,此起彼落,有的還帶有韻律加節奏,宛如教室交響曲在演奏一般。您別笑,有響聲的還好,不臭,那種沒響聲的才臭得令人欲嘔呢!俗話說「響屁不臭,臭屁不響」,一點都不假。

蕃薯性韌 落地生根

  蕃薯很容易插枝繁殖,有非凡的韌性,君不見蕃薯在地面上放久了,會生根長芽,顯示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是一種可愛的農作物。新化著名的蕃薯加工行銷專賣店─「瓜瓜園」,其門市部入口一副對聯寫著:「蕃薯落土不驚爛,風吹日曬根愈湠」,既寫實又充滿鄉土味。
蕃薯情懷 刻苦自勵

  臺灣地形,就像一條蕃薯;臺灣,這塊寶島,天降大任,它擔負起承先啟後的重責。我們的祖先,蓽路藍縷,胼手胝足,為我們開闢一條通往富足安樂的康莊大道,緬懷其恩澤,我們要更加珍惜這塊土地。

  蕃薯,陪伴我們走過多少悲歡歲月,蕃薯恩情不可忘。我們要記取歷史教訓,不要讓臺灣淪入萬劫不復境地。我們要更加團結,拿出吃蕃薯、啃蕃薯的刻苦精神、堅忍情操,繼續奮鬥下去!「蕃薯仔」我永遠愛您!






┌埕裡的人們┐

走過動盪不安的年代

文︱吳書儀  圖︱新化社區營造協會  插畫︱吳俊緯

  在「埕」裡曾與讀者分享關於新化日治時期的不同面貌。而日治時代後期,進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西元1939~1945),美軍轟炸臺灣各地,不管是政經中心或是郊區,無一倖免。許多長輩提到當時的生活,依舊顯得惶恐。二戰結束,日本戰敗後退出臺灣,一直到國民政府遷台時期(西元1949),在這些動盪不安的時期,有著什麼樣的故事呢?


  記憶輾轉來到過往日人熙來攘往的日式宿舍群,居住在武德殿西側日式宿舍裡的王老太太,日治時期住在北勢里,靠近新市車站。每當空襲警報發佈時,戰機轟隆隆地飛過,大家趕緊丟下手邊的工作躲進防空壕,家裡的防空壕也提供給鄰居們躲藏。婚後的她曾協助夫家經營新化戲院(前身為新舞臺劇場,日治時期由地方士紳蔡文讀先生經營,戰後由公公與其他三位友人共同持有),在沒有電視的年代,戲院是有錢人家享受娛樂的所在。每場戲快結束前的十幾分鐘,戲院便將大門打開,那一瞬間,許多無法購票看戲的民眾便一窩蜂地衝進場,感受最後的那幾分鐘也滿足了。

王老太太回憶起過往,平淡的口吻卻帶出不平凡的故事。


  日治時期丈夫在郡役所(日治時期的行政及治安機關)擔任會計,因此熟識許多日本朋友,日本戰敗後,在臺的日人全都要引揚歸國,丈夫送日本同事搭船回國時,攜帶物品的規定很嚴格,連金錢、黃金等值錢物品都被迫拋棄。當時引揚回日本的同事們,後來還曾回到臺灣探視,只是時間久了,有些朋友漸漸地離開人世,想起與他們相處的過往,王老太太說:「日本人很重情義,離開臺灣後,還常常寫信、寄名產過來,也曾回到臺灣看看過去住過的地方、見見老朋友,懷念過往相處的種種回憶。」王老太太笑著說:「過年時曾寄烏魚子到日本,他們收到後又回寄了香菇、糖果、餅乾……甚至連烏龍麵、米都寄來呢!」

  沿著日式宿舍、武德殿漫步著,打聽到一位居住在武安里六十多年,年約八十歲的王太太,歷經了日治時期末與戰後的生活。上門探訪時,回憶起日治時期的生活,不禁潸然淚下,王太太說:「小時候,民生物資都被日本政府控管,有些家裡栽種稻米的鄰居,為求溫飽只好偷藏稻穀,等日本警察離開後,再拿槌子將外殼敲掉。」在她的記憶中,小時候生活過得很苦,雖然家裡是製麵廠,原料也被日本政府控管,每個月靠著配給過活。常常都是一點點的麵條,配上好大一碗湯,才能讓一家人不至挨餓。母親曾在梁道街長開立的道仁醫院裡當護士,每當配給食物後,梁道先生會分一些給員工,讓他們生活能好過一些。小時候家境清苦,但仍念了兩年的日本學校,光復後,改念國民學校,主要念的是三字經,後來因為教育政策改革,又念了兩年的國民小學,改學注音符號,小學六年,經過了三種不同的教育體系,是個很特別的經歷。

居住在武安里的王太太,回想起小時候的苦日子,情緒有些激動。

  另一位較年輕的康大姊,從郵局退休十多年的她,小時候居住在新化康厝(中山路至建國街的區塊),出生時正好遇到推行皇民化運動(1937;昭和12年),因此長輩幫她取了日本名─千代子。熱情的康大姊話匣子一開,便滔滔不絕地說起她所知道關於新化的故事。長輩說起戰爭時的狀況,當時轟炸機發出巨大聲響,康大姊的阿公爬上住家後院的蓮霧樹上觀看飛行方向,一大家子躲入防空壕內,等警報解除後才離開。戰爭時物資相當缺乏,甚至有住在市區的親戚想用房子跟他們交換一隻火雞!戰後初期(1945),物資依舊缺乏,上市場採買時,還要帶著板凳去排隊,太晚就買不到了!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排隊買到了一塊魚,媽媽說:「沾點鹽水吸一下味道就好,下一餐還要繼續吃,如果吞下去,下一餐就沒有魚肉配了。」康大姊的丈夫洪大哥從教職退休,聊到戰後政府對公教人員提供「實物代金」的補貼方式,除了可以領到薪水之外,還依照家庭人口與年齡做配給,分為大中小口配發的實物數額並不相同,定期照冊領取民生物資,後來實物代金制度逐年併銷,折現加入公教人員薪資中。

  聽著長輩們訴說過去的種種回憶,是在這個時代的我們很難想像的過往。歷史課本裡簡單的帶過年代與重大事件,但是我們生活在這塊土地上,是否知道這裡的故事呢?長輩們是一本本的歷史故事,需要我們主動去翻閱、記錄,了解他們所擁有的記憶,會是鼓舞世世代代在這塊土地努力生活的生命泉源。

康大姊拿著戶口名簿解說著上面記載的項目。

11歲以上親屬稱為「大口」,6歲到11歲子女稱為「中口」,而6歲以下則稱為「小口」。






┌在地生活觀察┐

菜市場裡的好滋味─三十六攤與沙卡里巴

文︱吳書儀  圖︱曾鈺芩

  在日治時期為了民眾買賣的需求,臺南市區與新化地區都有著小吃集散地,臺南市區為廣為人知的「沙卡里巴」,是日文直譯發音,意謂夜市;而新化的「三十六攤」位於老街菜市場旁蓮霧樹附近的古井,為了從山區前來作交易的商人與民眾,提供了餐食服務,總共有三十六攤而聞名。
  
  不知是否為巧合,兩個地區都是日治時期開設的市集,都經過大火吞噬而四散。「沙卡里巴」經過多次火災,最嚴重是在民國八十年左右,許多攤販因此燒毀而四散至鄰近商圈,主要集中在保安路、康樂市場、國華街三段的大菜市,算是台南小吃的發跡地。「三十六攤」原以竹木搭蓋遮風避雨之簡陋建築,但在民國五十八年時一場大火,舊市場因火災付之一炬,如今傳承下來的,已寥寥無幾。三十八年次的陳伯伯回想起小時候與家人一起從竹子腳走路到老街區,他說:「當時物資匱乏,幾乎都吃蕃薯簽與鹹魚過日子,能到外面吃飯是奢侈的享受。回想三十六攤的記憶,第一個浮上心頭的是用小烘爐滷了好久的肉燥、肉皮,舀起滷汁淋在白飯上,滿滿的幸福滋味!」除此之外,還有飯桌仔(類似今日的自助餐)、炸油條、炒鱔魚、鼎邊銼等美食。
  
  三十六攤的在地記憶,除了在老新化人的腦海裡,也在許多家族裡傳承,常看到長輩們帶著孫子,坐在小小的攤位前,等著吃米粉湯配著黑白切。看到婆婆媽媽們為了拜拜,擠在攤位前爭相購買著紅龜粿、甜粿。品嘗的不只是老店的名號,更是在地共同的記憶。



















┌埕裡五四三┐

與新化一起呼吸

文、圖︱楊翠

     新化,在我的認知地圖中,原是一處陌生的地點。然而,正因為歷經過陌生與無知,我們的歸返,才更具有意義。

  我的阿公楊逵來自新化,新化舊名大目降,這是我童年時期就知道的事;然而,我對新化的認識,也僅止於此。阿公在世時,未曾帶我回轉新化,未曾提過新化的生活記憶,就連我的父親,也是出生台中,對新化僅僅殘留模糊影像。

  少年時期,楊逵離鄉,讀書學習、參與運動、關入黑牢,家鄉如同一座默默守望的燈塔,遊子卻不得歸返。因此,新化不曾成為我們的生活基地,我對這裡全無記憶,新化,猶如躺在地圖經緯線上的一處黑點,躺在家族記憶裡的某個荒蕪角落。

  然而,鄉土的牽引,是一種神秘的力量,即使漫長潛伏,也終有浮現的一日。1990年代末期,來自故鄉的地方文史工作者康文榮老師,從荒蕪的歷史土壤中,找到了家鄉前輩作家楊逵深埋的文學火種。

  在他的努力之下,這把火種,不僅成為故鄉新文化運動的能源,同時,也搭建了橋樑,讓楊逵家族得以返鄉。我還記得,第一次隨著康老師走在新化街巷,一個地點一個地點,辨識楊逵的生活場域與故事現場,康老師熱切的解說在耳邊縈繞,我卻彷彿聽見少年楊逵的聲音,聞見他的氣息,在現實新化的風土中,在我們身旁,鮮活躍動。

  故鄉有了熟悉的聲音與氣息,就不再是陌生的所在。不僅我們返鄉了,楊逵也得以歸返。少小離鄉,楊逵在他肉身的生命結束多年之後,重返家鄉,落土安居。他以一個更完整的精神魂體返鄉,空間化為一處豐饒地景──「楊逵文學館」。

  走進「楊逵文學館」,楊逵的文學成就、社會實踐、思想理念,清晰具現。原來,作家絕不只是文字的製造者,更是普世價值的守護者。這樣的普世價值,跨越世代,也是當代新化人所要守護的。而楊逵,他還在,一如他在「東海花園」手種的鐵樹,遷徙返鄉,在「楊逵文學館」,在他曾就讀的新化公學校,落土重生,與新化一起呼吸。








┌埕裡新鮮事┐

老記憶.新地圖.臺南好厝味,邀您「入內坐」

文︱吳書儀  圖︱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臺南市政府文化資產管理處舉辦「2015臺南市文化資產月」─臺南好厝味活動即將開跑!從9/19至10/18每周末將有導覽、講座等活動。新化地區則由新化社區營造協會舉辦『入內坐』大目降老街區文化生活體驗活動,廣邀喜愛古蹟、建築及老文化的愛好者一起共遊老街區,感受古今風貌。

  今年五月,新化社區營造協會舉辦「優雅轉身,遇見了巴洛克」的走讀活動,當天雖然氣候不佳,但仍不減民眾想了解新化的熱情。活動結束後,深受民眾好評,因此9月起結合「2015臺南市文化資產月」,即將舉辦三場不同時期的文化走讀活動,從最早的清領時期、日治時期到戰後時期,「文化走讀」由在地導覽職人帶領民眾在新化老街區探討各時期代表建築的面向,更以居家空間為論述之主體。穿梭在大街小巷,參觀各時期的建物與其故事,並邀請職人指導屬於各時期建物特色之作品與工法,屬於該時期的手感創作。

  10/17將於武德殿舉辦大型活動,內容包含日治時期走讀、和風文化演繹、生活講座與百工市集。當天,將以日式活動作為主體,邀集了工藝家於武德殿旁擺設百工市集,傳遞生活中細緻美感,共同展現早期居家生活相關工法技藝之興盛,進而傳遞出百工匠師傳承精神。當天亦有和風文化展演,邀請相關藝文表演團體帶來精彩的表演。除此之外,更舉辦兩場「生活講座」,邀請專業建築師一同分享先民創造上百年宜居生活空間的智慧。

  相關活動資訊將陸續公佈在「新化社區營造」與「臺南市文化資產月」粉絲頁,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到粉絲頁按讚,可即時接收最新的活動資訊喔!











刊物索取地點:
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臺南市立圖書館總館、永康就業中心、新化區公所、新化區圖書館、新化區各里辦公室、新化演藝廳、楊逵文學紀念館、新化武德殿、郡九街庄觀光標章聯盟店家、慕ㄇㄨˋ紅豆、能盛興工廠、Rainbow Is Coming•彩虹來了、誠品書店(台南安平店、文化中心店)


有意願加入協會志工行列的朋友們,請電洽 : 06-5903409 或寫信至本會信箱 : sinhua_ca@yahoo.com.tw將有專人為您服務。歡迎一起加入志工行列 !


0 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