埕誌11.八月號.記憶I

8/10/2015 Unknown 0 Comments


┌封面故事┐

被遺忘的歲月

來不及參與的過去,隨著時空的轉換,已成就了歷史,
當過去不再被提起,時間毫不留情地將記憶沖淡。
追尋記憶,恍如隔世,卻又彷彿昨日。




┌埕裡大事┐

新化蘇家古厝的生活點滴

文︱康寧大學時尚造型設計學系副教授 蘇鈺貴  圖︱蘇鈺貴、林嫣如



  夜闌人靜的時候,斜躺在竹椅上,在古厝內大廳的一角,望出庭外,只見月色正明、涼風徐徐吹了進來,讓白天的熱氣消散得無影無蹤。見著壁柱上書寫著:「海澄雲霞繞紫氣,盧山詩禮足春風」的對聯,令我不禁激起一股懷古之幽情。孩童時充滿歡笑喜樂的生活、無數的精采故事,點滴浮上心頭。
  蘇家古厝建於1842年,坐落於新化老街市場旁,是閩南式的三合院建築,用木釘的工法建造而成,木材使用的是福杉,石磚皆由福建運來,建築師傅彩繪棟樑、牆壁,並以金泥、墨色書寫對聯於樑上。左右伸手的窗額上有石榴、壽桃,代表著多子多孫多福壽的吉祥圖紋。我們引以為傲的家,冬暖夏涼,通風採光充足,最具特色的是前院門額書寫的「瑞氣盈門」,與其後廳門額書寫的「鴻禧」,原以金泥書寫,但因年代久遠而剝落,大弟友泉將剝落的字以墨色描上。前院地面的紅磚是以人字型排列,有人眾多的喜氣;後廳也是婚宴喜慶的主要場所。佛龕上供奉著觀世音菩薩、土地公。前廳因日治時期的中日戰爭期間,飛機轟炸頻傳,遂將紅磚地板撬起,改建防空洞,旁邊的柱子上寫著管理人:蘇遠明,可容納38人。後院是個大花園,小時候有一棵蓮霧樹,我們都會在那爬樹嬉戲、捉迷藏、採果子吃,充滿喜樂與笑聲的童年。古厝旁,有一顆很大的蓮霧樹,過去居民所說的蓮霧樹腳就是蘇家親友們的空地,常有歌仔戲、布袋戲演出,我們只要打開窗戶,就可見到漂亮的戲班演員,我喜歡看歌仔戲亦緣於此,也從他們的演出,更知道許多忠貞愛國、烈女孝子的動人故事。





左為蘇家古厝柱上對聯;右為蘇友泉先生將門柱上對聯重新寫下

  先父是個非常盡責的好父親,記憶中偶爾被念幾句應該改進的話語,但卻從沒被嚴厲苛責,我們八個孩子打從心底敬愛他。父親沒有不良嗜好,只是喜歡抽煙,記得每到晚上,家人吃完飯後,圍在一起閒話家常,先父總會含著一支象牙煙斗。但也因抽菸導致一向健康的他,在69歲那年中風,不良於行。我們陪著父親做復健,終於慢慢好轉,每個禮拜弟妹們都會回來陪伴他。但人生本無常,在一個早上,大弟回來看他,還聊得好好的,我才出去沒多久,回來就見父親突然走了。先母是個慈愛又任勞任怨的好媽媽,曾在八十八年時獲得模範母親。回憶母親的過去,父親中風後,她在旁照顧了十七年多,真夠辛苦。平時她敦親睦鄰,又有愛心,以前門前的道路還不是現今的水泥路,是鋪著土石的道路,常因大雨造成破洞,只要路壞了,母親就會攪拌石灰和水泥補滿破洞,讓人行走時才不會發生意外。還記得在我大約十幾歲時,當時才一歲多的三弟子敬,搖搖晃晃的走到廳內的防空洞,一不小心摔了進去,還好當時裡面有水,母親聽到呼救後,立刻衝了出來,救起了弟弟。母親的愛心、身教,讓我們潛移默化,在待人處世上要與人和睦相處、互相關懷,愛鄰居就像愛自家人一般。


蘇家四姊妹與父母的合影(蘇鈺貴女士提供)

  我年輕時學縫紉,在家開過補習班、當過設計師,也幫人量身訂做衣服,母親看我忙碌,家事都捨不得讓我做,就為了讓我能專心在縫紉技能上。現在能有些小成就,並榮聘時尚造型設計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母親的恩惠最大!三年前母親離開了,從沒和她說過我愛妳,是我最遺憾的事。直到現在,只要想起與母親生活的點點滴滴,不禁潸然淚下。只願天下做兒女的,不但要孝順父母,還能時常開口說愛。
  一路走來六十多年,充滿對祖父母、父母、親人們深深的感恩與懷念,彷彿踏入時光隧道般歷歷在前:先父母榮膺九十七年新化鑽石婚頒獎,兩人笑得合不攏嘴,這是我們幸福家庭的完美故事。雖然父母親已離世,弟妹們都有好的歸宿、各自成家立業。有人好奇我為什麼還居住在古厝內?其實家人常常回來聚會、聊天,姑姑、表弟也一同居住在側房,都能彼此照應;平時也有許多遊客前來參觀,古厝內有著滿滿的回憶,也讓我捨不得離開這裡。內心深深感謝父母親的辛勞,與祖先們的庇佑,更感謝上帝賜給我們豐盛的生命及恩典,為我做了很好的人生計劃,除了感恩,但願盡力做一個合神心意的人,讓我能夠繼續守護著一百七十多年的古厝。
古厝的生活點滴(蘇鈺貴女士提供)





























┌埕裡的人們┐

記憶散落的拼圖

文︱吳書儀  圖︱陳秀枝、新化社區營造協會

  記憶是什麼?記憶代表著人對過去活動、感受、經驗的印象累積,憑藉著自我的記憶,回溯到源頭,會發現每一個人成長的根,就長在老人家記憶的土壤上。
  新化在日治時代的風華,從老街上的巴洛克式建築、武德殿、公會堂、街役場等文化資產可窺知一二,但隨著時間流逝,建物逐漸凋零,甚至變成危樓而遭拆除。想找回不同時期的生活樣貌,與許多阿公阿嬤聊天,常見他們搖搖頭,感嘆地說:「哎呀,老了啦!很多事情都記不住了!」就這樣展開了這次的時空之旅,拼湊著在地故事……




  102年武德殿開放參觀後,成為新化老街的新亮點,許多遊客對於附近的環境也十分好奇,尤其是在武德殿西側被綠色鐵皮圍住的區域,只看到屋頂,不見其身,最常被問到不外乎:「那裡也是日本時代留下來的建物嗎?蓋完了要做什麼用途呢?」曾經聽聞幾位長輩提到那邊是「日式宿舍群」,總想窺探鐵皮圍牆內的秘密,但一直不得其門而入,直到今年初外牆卸除後,才終於見到宿舍的面貌。濃濃日式風格的老宿舍,其中八戶由文化局接管,希望將修繕後的日式宿舍以公告招標的方式,交由民間機構朝藝文展演和文創產業方向經營。當大家關注著招標進度時,有一戶人家悄悄地搬進了宿舍居住。屋主是現年九十二歲的王老太太,從日治時期開始,丈夫在郡役所擔任會計,光復後向縣政府承租了一戶宿舍自住,至今已五十年左右。因未簽下產權轉移同意書,所以還保有居住權。聊起住在日式宿舍的記憶,彷彿就像是昨天才發生的事情一樣。一家人搬進宿舍時,前任住戶沒有妥善對待房子,屋內十分髒亂。雖然內部空間不大,但夫妻倆花了很多心力重新整理,只為了讓家人住得舒適。當時在和平街區的宿舍非常多,只可惜盛況已不復見。阿嬤回想起與左右鄰居一同住在宿舍群的生活,好像我們也認識那群鄰居似地,眉飛色舞地跟我們說著住在這裡的點點滴滴。為了減輕家裡的經濟負擔,阿嬤養了些雞鴨、種菜,孩子們下課後會聚在一起玩、寫作業,生活簡單樸實。偶爾還會有盤商載來螃蟹、蝦子讓婦女們加工,賺點錢貼補家用。雖然左右鄰居陸續搬離了,但阿嬤捨不得離開這個充滿回憶的地方。在宿舍整建時,在外租屋約九個多月的時間,待整建完畢後,又迫不及待地搬回來居住。阿嬤帶著滿足地笑容說:「已經住習慣了,對這裡也有感情,而且不像一般透天厝需要爬樓梯,住在這裡很舒適、很自由啊!」近六、七年來,兒子幾乎每個月都會回來新化陪阿嬤住。今年六十多歲的王大哥,大約在十歲時搬進日式宿舍居住,當時適逢升學階段,幾乎每天都在學校上課到晚上九點多才回家,住了十年左右的時間,又到外地念書了。所以對於住在日式宿舍的生活沒有太多特別的回憶。反倒是現在陪著母親一同住在小時候居住的宿舍,共享天倫之樂,創造許多新的回憶。


公會堂今昔對照

  而同樣在日治時期就扮演著重要社交功能的公會堂,與長輩閒聊時,聽他們提到小時候在公會堂參加畢業典禮、話劇演出或某某人在公會堂結婚等,公會堂就隱身在新化圖書館旁邊的「新化鎮民眾服務社」,內部為傳統樑柱結構,屋頂為木造建築,具有日式宮殿的風格。約民國50年代,由國民黨部租用,初期會舉辦政令宣導課程、講習會、租借給民眾結婚宴客……,近年來建物年久失修,漸漸失去過往的社會功能,現在偶爾會有社區課程在此舉辦。在服務社當志工,自新市國小退休20餘年的康天佑校長滔滔不絕地說著,日治時代的公會堂為鄰近九鄉鎮(現今新化區、左鎮區、玉井區、南化區、楠西區、新市區、山上區、安定區、善化區)共同財產,歸新化郡役所管轄,當有重要集會、畢業典禮、遊藝會(類似現在的園遊會)、婚禮宴客都會在此舉行。曾聽聞《埕誌》第二期撰寫日治回憶的陳秀枝女士提及,其在新化國小任教期間,也曾帶領學生到公會堂表演話劇、參加畢業典禮,而她在民國六十五年時結婚宴客的場地就在公會堂。內部大約可以容納20~30桌。公會堂,是許多老新化人的回憶,陪伴許多人度過求學、畢業、結婚等階段,只可惜現在已不見往日的風華,逐漸凋零。



過去公會堂提供給新人宴客的樣貌(陳秀枝女士提供)


  聊著過去,雖然記憶有些瑣碎,甚至有些建築、設施已經不在了,當長輩們開心地說著過往,我們只能試圖想像著畫面、努力的紀錄,讓逝去的還能被反覆說著……有多久沒跟老人家聊天了?你了解家鄉的故事嗎?長輩們就像是一本書,需要我們去翻閱、整理資料,將這本書繼續寫下去。






┌在地生活觀察┐

記憶,在於簡單而深刻

文︱林嫣如  圖︱陳秀枝、螺陽文教基金會

  漫步走在夜晚的新化老街上,大部分店家都已拉下鐵門,剩下兩排金黃路燈,映照著兩側優雅的立面與字樣,比起白天時的喧囂,此刻多了分靜謐與清晰。曾經聽遊客提起,近年來,日趨熱絡的老街區,與往年印象相比,多了不少色彩,卻少了一份純粹的美麗。


西螺延平老街文化館正門
(螺陽文教基金會提供)


  猶記得,兩年前曾造訪雲林西螺,同樣為早期熱絡的商業貿易街區,延平老街上的仿巴洛克式建築,簡單的幾何線條組合、造型典雅的女兒牆、特別的圖騰,在在突顯出當時所融合的中、西方文化思想特色,而以石灰、糯米及黑糖混合而成的「純天然招牌」,以及每戶主人家立在街屋正上方以表緬懷祖籍的堂號或姓氏,至今仍舊清晰可見。除此之外,漫步在這條老街上,不僅鮮少受到現代化招牌干擾,更彷彿穿越時空,走入古代記憶,在無刻意裝飾、安排的氛圍下,感受著從古至今所保存的自然面貌。


記憶新化老街約70年時的樣貌
(陳秀枝女士提供)

  同樣身為熱門景點的新化老街區,在近年來的觀光熱潮下,飄起了統一的旗幟、湧現了不少青春活力的店家,預備在新化人的記憶領土上,開闢更多的可能性。然而,在新舊交疊之際、在企圖佈新之前,是否能以減法原則,重視過去的記憶,並讓最原始的美麗,成為妝點這座小鎮的魅力?






┌埕裡五四三┐

鄉下

文、圖︱羽晴

     一晃眼,幾十年過去,記憶中的巷弄,彷彿時光逆流街景全變了。記得追逐蝴蝶捕捉昆蟲的童年,記得沿著運送甘蔗鐵路與小學同學排路隊走路回家的校園生活。回憶隨著看到熟悉的景象,彷彿被按下啟動鍵一一倒流。
  廟宇是在地人信仰的中心,當有慶典時,信眾為了回報神明的保佑,就會進行謝神。懷舊的電影白布幕,撥放著老舊的電影,傳統的布袋戲與歌仔戲曲,在神明面前一一答謝。讓我想起與阿嬤在廟埕前看戲,只要戲演到一個段落,臺上就會灑下糖果和零錢,一群小朋友們就會衝向台前,開心地拾起糖果與零錢。
  我的童年在新化,鄉下地方的純樸生活,簡單而美好。不會隨著時間而流逝,幾十年的老店舖,傳承的好味道,信步走在新化的街道上,滿滿的回憶湧入心頭,這是我的家呀……。



鐵路的位置大約在橘色三角錐放置處,一直往後延伸至
 新市,旁邊的柏油路原本都是稻田








┌埕裡新鮮事┐

印地精神,在地發聲─台南獨立刊物展

文︱林嫣如  圖︱新光三越小西門



  在《埕誌》出刊邁入第十一期時,新化社區營造協會受新光三越小西門之邀,參與為期將近一個月的「印地精神─台南獨立刊物展」。透過五本台南在地的獨立刊物─「透南風工作室」、「Wu Talk!在地台南誌」、「臺南藝志Tainan Art Zine」、「INPSY」與「埕誌」等團隊,挖掘一篇篇的小故事,致力於傳達在地值得被聽見的聲音。
  從創刊至今,《埕誌》每一期的主題發想,除了因著在地人文底蘊與時令的變化、在地特殊文化活動所衍生之外,也透過團員們腦力激盪,尋找適當的邀稿人選,並需要在密集採訪、撰寫的同時,精確的掌握邀稿對象撰文進度與談論的內容,以便能符合當月的主題,並在每月10日順利出刊。而在對刊物的堅持之下,也逐漸累積了不少在地讀者,以平淡、生活化、感性面的口吻,落實了《埕誌》希望大家「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初衷。
  展覽期間從8/5至8/31,內容除了可欣賞各刊物創辦理念、執行過程回顧照片、已發行刊物介紹以及Q&A之外,亦可在現場索取刊物,歡迎大家前往新光三越小西門B1連通道,重溫《埕誌》裡的人物故事與精采訪後花絮。

志於打破藝術的不平等、以介紹台南藝文活動為主的刊物《藝志》,目前正在FlyingV群眾募資平台,籌備刊物資金,也期盼大家能以行動支持,讓一份好的藝文刊物,得以持續為在地發聲。詳請可上:https://www.flyingv.cc/project/6873









刊物索取地點:
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臺南市立圖書館總館、永康就業中心、新化區公所、新化區圖書館、新化區各里辦公室、新化演藝廳、楊逵文學紀念館、新化武德殿、郡九街庄觀光標章聯盟店家、慕ㄇㄨˋ紅豆、能盛興工廠、Rainbow Is Coming•彩虹來了、誠品書店(台南安平店、文化中心店)

下期主題預告:【記憶II】截稿日期8月25日

邀請您踴躍投稿,分享您對在地無形文化資產或相關歷史事件的故事與記憶,字數約500字,附圖為佳。
傳送到新化社區營造協會信箱:sinhua_ca@yahoo.com.tw。如獲刊登,將贈送精美小品。

歡迎在地店家、創業家、社區產業工作者可與本刊編輯群聯繫,讓本刊協助您寫自己的故事,將您的經營理念與特色產品於本刊中曝光。有意願者,請於每月20日前聯繫,以便安排採訪與撰稿。來電請洽:新化社區營造協會 06-5903409吳小姐

有意願加入協會志工行列的朋友們,請電洽 : 06-5903409 或寫信至本會信箱 : sinhua_ca@yahoo.com.tw將有專人為您服務。歡迎一起加入志工行列 !


0 留言 :